网站首页/网络技术列表/内容

详述Windows 2000 系统日志及删除办法(3)

网络技术2021-01-31阅读
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,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,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,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。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、存储资源、数据资源、信息资源、知识资源、专家资源、大型数据库、网络、传感器等。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,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。
知道了Windows2000日志的详细情况,下面就要学会怎样删除这些日志:

  通过上面,得知日志文件通常有某项服务在后台保护,除了系统日志、安全日志、应用程序日志等等,它们的服务是Windos2000的关键进程,而且与注册表文件在一块,当Windows2000启动后,启动服务来保护这些文件,所以很难删除,而FTP日志和WWW日志以及Scedlgu日志都是可以轻易地删除的。

  首先要取得Admnistrator密码或Administrators组成员之一,然后Telnet到远程主机,先来试着删除FTP日志:

  D:\SERVER>del schedlgu.txt

  D:\SERVER\SchedLgU.Txt

  进程无法访问文件,因为另一个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。

  说过了,后台有服务保护,先把服务停掉!

  D:\SERVER>net stop "task scheduler"

  下面的服务依赖于 Task Scheduler 服务。

  停止 Task Scheduler 服务也会停止这些服务。

  Remote Storage Engine

  是否继续此操作? (Y/N) [N]: y

 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务正在停止....

 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务已成功停止。

  Task Scheduler 服务正在停止.

  Task Scheduler 服务已成功停止。

  OK,它的服务停掉了,同时也停掉了与它有依赖关系的服务。再来试着删一下!

  D:\SERVER>del schedlgu.txt

  D:\SERVER>

  没有反应?成功了!下一个是FTP日志和WWW日志,原理都是一样,先停掉相关服务,然后再删日志!

  D:\SERVER\system32\LogFiles\MSFTPSVC1>del ex*.log

  D:\SERVER\system32\LogFiles\MSFTPSVC1>

  以上操作成功删除FTP日志!再来WWW日志!

  D:\SERVER\system32\LogFiles\W3SVC1>del ex*.log

  D:\SERVER\system32\LogFiles\W3SVC1>

  OK!恭喜,现在简单的日志都已成功删除。下面就是很难的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了,守护这些日志的服务是Event Log,试着停掉它!

  D:\SERVER\system32\LogFiles\W3SVC1>net stop eventlog

  这项服务无法接受请求的 "暂停" 或 "停止" 操作。

  没办法,它是关键服务。如果不用第三方工具,在命令行上根本没有删除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的可能!所以还是得用虽然简单但是速度慢得死机的办法:打开“控制面板”的“管理工具”中的“事件查看器”(98没有,知道用Win2k的好处了吧),在菜单的“操作”项有一个名为“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”的菜单,输入远程计算机的IP,然后点支烟,等上数十分钟,忍受象死机的折磨,选择远程计算机的安全性日志,右键选择它的属性:

  点击属性里的“清除日志”按钮,OK!安全日志清除完毕!同样的忍受痛苦去清除系统日志!

  前在不借助第三工具的情况下,能很快,很顺利地清除FTP、WWW还有Schedlgu日志,就是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属于Windows2000的严密守护,只能用本地的事件查看器来打开它,因为在图形界面下,加之网速又慢,如果你银子多,时间闲,还是可以清除它的。综上所述,介绍了Windows2000的日志文件以及删除方法,但是你必须是Administrator,注意必须作为管理员或管理组的成员登录才能打开安全日志记录。该过程适用于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计算机,也适用于作为独立服务器或成员服务器运行的Windows 2000 Server 计算机。

  至此,Windows2000安全知识基础讲座完毕,还有几句话要讲,大家也看出来了,虽然FTP等等日志可以很快清除,但是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却不是那么快、那么顺利地能删除,如果遇到聪明的管理员,将日志文件转移到另一个地方,那更是难上加难,所以奉劝大家,千万不要拿国内的主机做试验。

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,正因如此,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―从硬件上、软件上、所用标准上......,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,对应发展,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。

……

相关阅读